石油炼制

 翻译样例中心 >> 石油翻译样例 >> 石油炼制

翻译样例: 与未熟—低熟油产出相关的有机质样品的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实践发现了大量难以用干酪根晚期成油学说[1 ]解释的未熟—低熟石油,许多探区,如我国的济阳、黄骅、辽河和加拿大的波弗特—马更些地区,都探明了亿吨级储量的未熟—低熟油油田[2 ] 。不过,虽然未熟—低熟油广泛存在,但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或层位均能产出未熟—低熟油并成藏,它们的产出和富集与特定的地质条件有关,包括: ①与特殊类型的有机质(木栓质体、树脂体、某些藻类如丛粒藻) 有关[2~8 ] 。②与强烈的细菌活动和改造有关。许多未熟—低熟原油中往往含有相当分量的细菌生源的贡献物[2 ] 。③与强还原环境有关[9 ,10 ] 。如江汉盆地的膏盐沉积和泌阳凹陷的白云岩沉积环境,可早期降解生烃的富硫大分子[1 ] ,即可作为未熟—低熟油生成与强还原环境相关的有力证据。④与可溶有机质有关。

黄第藩等[11~13 ]特别突出地强调了沉积可溶有机质是生成未熟—低熟油气的主要母源的意义。

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未熟—低熟油气生成机理。如王铁冠等总结了木栓质体、树脂体、生物类脂物、细菌改造、富硫大分子等5 种早期生烃模式,并在分析有关母质的分子结构和键能后指出,有机组分的早期生烃与这些组分的低活化能有关。不少学者得到相似的结论。但这些研究多从对地质实例的剖析和归纳出发,未将各种与未熟—低熟油产出有关的样品的成烃行为置于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鉴于此,笔者选择上述各类代表性样品,在相近条件下进行恒速升温热解实验,获取热解成烃转化率2温度关系曲线。在考察、比较各样品宏观热解特征的同时,利用实验数据,定量探讨其化学动力学行为。后一部分研究成果将另文报道,本文仅比较和探讨宏观热解特征。

收稿邮箱: sotrans@126.com
QQ: 1169561052    MSN: jesczhao@hotmail. com

最新翻译样例

相关翻译样例

专业英语词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