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派
翻译样例中心 >> 心理学翻译样例 >> 心理学派
存在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焦虑本体论的一种定义(车文博,2003)。众所周知,人类对于焦虑的研究由来已久,哲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对焦虑下过定义。但究其理论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是19 世纪初欧洲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凯郭尔提出的焦虑理论。他从本体论角度认识焦虑,认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克尔凯郭尔,1844/2005);二是弗洛伊德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提出的焦虑理论,包括“第一焦虑理论”和“第二焦虑理论”,即受压抑的力比多是焦虑的原因或自我是焦虑的原因。这两种焦虑理论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者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焦虑研究奠定了基础,导致了霍妮、沙利文等人焦虑观的出现;前者则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焦虑理论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种焦虑理论认为,焦虑是具有“本体论”性质,是人的本体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于这类焦虑,美国首届“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主席布根塔尔首次以“存在焦虑”予以定义,即“存在焦虑”是由人的生存境况决定的,它产生在人的本体论的被给予性(指人最根本的生活状况和条件)基础之上,是人在面对自身与世界的被给予性及其间关系时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的主观状态(杨鑫辉,2000)。对于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我们都十分熟悉,国内外都有十分详尽的研究;但对于存在焦虑,不收稿日期: 2008-05-06通讯作者:王东宇,E-mail: wdy_1964@163.com仅国内学者尚未有研究,就连其发源地的欧美等国的研究也为数不多。本文试图将国外现有的关于存在焦虑的研究成果,主要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介绍存在焦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理论观点以及测量方法和研究热点,并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可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