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
翻译样例中心 >> 石油翻译样例 >> 石油化工
盆地数值模拟基于石油地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机理, 根据沉积盆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地质模型, 转化为数学模型后借助计算机技术从时间- 空间的角度定量模拟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 进而得到烃类的生成、运移聚集史, 从而指导油气勘探. 盆地数值模拟自Yük ler 等人(1978)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盆地模拟系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27 ].
油气生成的数值模拟发展只有十几年时间.
T isso t 等人[ 8 ]在1987 年提出了以温度、地质时间和有机质类型为主要参数的动力学模型来再现油气的生成;U ngerer 等人(1990) [ 3 ]提出了综合热传递、流体流动、烃类生成和运移的二维模型并对印尼马哈坎三角洲和挪威近海Haltbenanken Bethken 区进行了应用; Person (1992) [ 9 ]对巴黎盆地采用了准三维有限元模型; Yu 和L erche (1995) [ 10 ] 对白令海Hamm erfest 模拟时运用了二维模型. 国内有郝时生(1991) [ 11 ]建立的剖面二维模型用以模拟陕甘宁盆地中、东部古生界油气运移问题以及石广仁(1994) [ 6 ]提出的二维模型.
生烃史模型一般有2 种方法: ①基于T isso t[ 8 ]
提出的化学动力学方法, 经过Cao 与L erche[ 12 ] ,N akayam a[ 13 ]和U ngerer[ 3 ]等人的发展已用于一维、二维和三维的模型中; ②基于W ap les 和Lopat in 的TT I 法[ 3, 4 ] 求得的T T I 和R o 对应关系, 再根据热模拟实验求出R o 与产烃率的关系求得生烃量.
相对而言, 国外软件研究生烃史模型较多, 国内软件中生烃史模型较少, 而较重视排烃史模型[ 6 ]. 本文建立准三维模型(X , Y 和纵向的地质层段, 加时间) , 在对辽河盆地各凹陷的埋藏史和热成熟度R o史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采用热模拟实验生烃率法模拟了辽河盆地的生烃史并估算了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