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翻译样例中心 >> 管理学翻译样例 >> 企业管理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各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逐步发展壮大,在众多领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非营利组织已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之一,并且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一起,成为中国重要的社会组织。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又被称为民间组织。根据民政部的定义,民间组织概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根据最新统计,2005 年我国共拥有各类社会团体171 150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7 637 个,基金会975 个。县级以下的各类民间组织至今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而实际当中县级以下的社会团体却不在少数。除此之外,我国还存在大量没有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民间组织登记注册的N GO(非政府组织) ,其中包括在工商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农村社区的公益和互助组织、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城乡宗教社团、海外在华的资助和项目组织,海外在华的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保守估计其数量大约在200 万~270 万家。据民政部举行的“全国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会议”透露,截至2004 年,全国已建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0 万余个,而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只有1 万余个,仅占总数的10 %[3 ] 。
中国非营利组织目前在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都有所涉足,根据清华大学N GO 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主要领域依次是:社会服务(45 %) ,调查、研究(43 %) ,行业协会、学会(40 %) ,法律咨询与服务(25 %) ,政策咨询(22 %) ,扶贫(21 %) [4 ] 。可见,非营利组织活动最为集中的领域往往是社会需要旺盛而政府和企业却又难以提供相应服务的领域,这些领域内存在公共物品供给“缺位”的状况,这为非营利组织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在政府不予过多干预的情况下,N GO 便会迅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具体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妇女儿童权益、环保、扶贫、教育、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等诸多方面。